关键词:三维
KEY WORDS:Three-dimensional
Human will is an extraordinary phenomenon.
人类的意愿是一种非凡的现象。
【THE 'OTHER' WORLD】 / THESIS
【“另”世界】 与 论题
Through recognition of architecture as a liberal discipline, The ‘Other’ World , a new thesis studio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expos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which challenges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pret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rigorous systematic approaches ; it encourages contemporary discourse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另”世界」是中国美院壹零级建筑毕业设计及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的新教学尝试课题,旨在对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建筑实体不再作为课程产物或目的出现,“建筑思考”成为课程主体。本次教学实验是对文学-建筑互鉴性思考的延续,并对复杂转译和建筑再现主题的系统性实践;同时也是对建筑学本身边界拓展性解读和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建筑教育的核心应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该是培养问题排除员去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三个非线性层次:由关键词去激发“另世界”故事;对“另空间”定义与思考;“建筑在现”可能性的挑战。学生被引导在系统中精确地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在“本我”世界中思考和循环创作建筑。在教学手法上课程设置四种媒介:小说(Fiction)、绘画(Idea-gram)、装置(Installation)、建筑(Architecture),从一维的虚构创作、到具有氛围渲染和感知塑造的二维绘画、带有提炼性概念表达的三维装置、和负有时间和事件因素的四维建筑共同构成“建筑思考”的载体。
KEY WORDS 关键词 —— 构想发生器
- The Magician / 魔术师
- The Narrow / 狭窄
- The Correspond / 契合
- The Squid / 章鱼
- The Disposition / 错位
- The Amber / 琥珀
- The Sight / 视界
- The Stem Cell / 干细胞
- The Molecular Cuisine / 分子料理
- The Four Images / 四象
- The Chemist / 化学家
- The Jelly Fish / 水母
- The Atom / 原子
- The Clone / 克隆
- The Flounder / 比目鱼
- The Media / 媒介
- The Chaos / 混沌
- The Artist / 画家
- The Owl / 猫头鹰
- The Heated / 被加热的
- The Brain / 大脑
- The Nine Sons of Dragon / 龙之九子
........
"The role of the illusion is derived from the clarity of the anomaly, not the mystery or the fog, and in the fundamental, there is nothing more amazing than accuracy."
“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比精确更让人惊异了。”
—— Robbe · Grillet / 罗伯·格里耶
【装 置】 与 作品
Installation, a form of expression.
装置,一门综合展示的艺术形式。
装置是对单一维度文字所创造的意识与二维平面绘画所描述的感官做出的极限表达。展览使得场地、材料与情感的综合达到最大化。装置像是被作者创造出的另外一个世界,它是一个自我的宇宙,既陌生,又似曾相识。观众不得不自己寻找走出这微缩的宇宙的途径。装置所创造的新奇环境,引发观众的记忆,产生以记忆形式出现的经验,观众借助于自己的理解,又进一步强化这种经验。装置是由小说与绘画两种媒介发散思考凝结的载体,再由此出发,发散至建筑方案表达的转变节点,代表着作者创造的“另世界”表达形式的极限与思考的极限。装置的制作与解读有着诸多不确定性,虽然装置有着精准的外形,但却很难准确的传递给观者精准的信息,这是与相对理性并具备逻辑的建筑学相冲突的。装置辅助建筑学思考的局限性由此产生。
《精神架构》 (卓志杰 / 铁丝、白色涂料、透明图片)
关键词:错位
作品以时间为线索,探究人对原始世界的感知、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质疑。装置用白色的铁丝分别用黑色的背景和白色背景来凸显和模糊整体。
《自我构建》 (王杭旭 / 黑色亚克力、竹条、宣纸、镜面反射膜、八音盒、凸透镜、射灯、钢索)
关键词:大脑、变异者
作者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将倒挂的迷你舞者投影成正立、放大、清晰的影舞者像,进而研究手语投射的可能性以及手影对于建筑设计理念发展的推动。
《错觉的剖面》《牵制》 (周轶玲 / 白蜡封面、松木底座、卡纸板、石膏、线)
关键词:分子料理
作品悬挂着的部分代表建筑、城市,或者说是世界的缩影。利用薄薄的混凝土材料或者石膏,表现这个立体的世界本只是一张平面的纸通过不断的折叠变化的状态。
《细胞的回忆》 (王剑辉 / 木板、玻璃镜面、铁丝网、透明亚克力、密度板、枯叶)
关键词:干细胞
作品以细胞为原型进行基因转译,利用“基因突变”进行装置创作,试图用空间转译的方式解决可控的老建筑更新及新建筑建立的问题。
《无主之地》 (王春威 / 木、航模版、卡纸、线)
关键词:魔术师、视界、龙之九子
作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内部的四个长方体空间,另一部分是外部四周的挡板。内部的四个长方体空间由一个个独立的空间相互交织组成,同时这些空间都是根据虚拟的人的尺度进行营造的,每个长方体自身内部的空间是相互发生关系的,同时四个长方体彼此之间也是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身处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望的关系,空间与空间的呼应关系。
《思考》 (刘东英 / 木筷、皮筋、木架)
关键词:快递员、摄影师
《行头箱里的世界》 (吴颖甄 / 楸木加黑胡桃木蜡、牛皮纸、白色卡纸)
关键词:契合
作品在全部闭合状态时像一个演员的“行头箱”,演员的服装、道具和化妆用具都能放在里面。这个箱子就像一个微缩的世界,有各种打开方式和“机关”。
《池鱼笼鸟》 (蒋佩 / PCV、铁丝、镜面板)
关键词:水母
装置设想与人互动,进行一场被动游戏,由镜面立方体和铁丝笼按不同的组合方式排列构成游戏场地,场地中镜面体之间的互相反射为阵列增加了视觉层次。观者进入阵列后被镜面连续反射,不断穿梭在镜面立方体和被套着铁丝的镜面体之间形成“我在镜子里”、“我在笼中的镜子里”的意识,直至终点忽见一座空的铁丝笼,下意识的幻想“我是不是在笼子里。”
《音 云》 (洪冲 / 风铃管、铁丝、填充棉)
关键词:四象、混沌
作品用大量圆柱杆件链接代表一栋栋垂直的高楼,它们在规整的网格中参差不齐的生长,如同风铃一般相互碰撞,观者也可以用手去触碰圆柱杆件,形成互动。在圆柱杆件的中心有一个主要的杆件与底部“规则”相连,而“规则”则是由一个一个三角形组成,由我自己设定的数据对每个三角形进行形变,由下自上生长,整体看似混乱但内部结构却十分的牢固,这能很好的表达规则中的随机性这一概念。
【INSTALLATION】 / DISCUSSION
【装 置】 与 讨论
TIME: 2015.1.15
LOCATION: China Academy of Art Xiangshan Campus, Building14
时间:2015.1.15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14号楼展厅
装置,介于一维文字、二维绘画与四维建筑之间的三维呈现,它是一种无限遐想的高度凝聚与思维表达的高度提纯。
装置作为极端开放的艺术形式,可以容纳大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媒介表达形式的极限。装置同时是小说、绘画与装置三种媒介中思考的极限。展览使得场地、材料与情感的综合达到最大化。15个个体以各自材料以及制作逻辑,进行不同的空间操作,完成15组“另世界”装置。它们相互独立,却又无边界地相互冲突与融合。无论材料制作是否符合经验逻辑,也无论空间是否存在合理,其判断的标准本身就建立在经验性认知的前提下,因而装置可以说是生活经验的延伸。广义上讲,装置串联虚拟的建筑事件、作者制作行为事件与观众观看行为事件,三个时空维度的事件不重叠但可相互观察甚至互相影响,装置集合所有事件信息而成为最具智慧的媒介形式。
CHINA ACADEMY OF ART / ARCHITECTURE THESIS
中国美术学院 / 建筑系 / 毕业设计及理论研究
SHANSHAN QI / 戚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