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规划 , 建筑 , 室内
KEY WORDS:PLANNING, ARCHITECTURE, INTERIOR
PROJECT| 项目:山山&婆婆
LOCATION | 地点:广西,崇左
BUILDING AREA | 建筑面积:3964.2㎡
基地位于广西崇左天等县陇门屯内,属典型喀斯特地貌,亚热带季风气候。秘境之下的古村落保有自然独特的肌理感。以建筑空间为正,村落中的巷道、小径负空间更具有活力。
公区/
这些空间的渗透、边界的不确定性,夹杂着人的行为模式和轨迹,是村落中最本质的空间特性。陇门屯土地资源短缺,为保证农田最大化,因而在建造民居时多以“屋连屋”的形式出现,建筑比肩接踵,尽可能减少村落建筑的占地面积。于是形成尺度相对较窄且狭长的巷道空间,往往仅容两人错肩而过。
立面形式/
干栏式建筑多以防潮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区域多雨需要。此处建筑形式多以山墙顶端三角区域直接开敞的做法,用于采光和通风。陇门古有明火炊事,平时也会将日常所需柴薪堆放于山墙脚下。设计延续当地建筑肌理山墙-枝干-柴薪-青石地面,层层「界面」过渡后,外立面的概念被弱化,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而不确定。
民宿区域/
高密度的建筑有机挤压出微妙的空间咬合关系,形成独特的村落肌理。通过收、放、穿、遮蔽,村落带给人的穿梭体验模糊了我们对于建筑数量的感知——「不是十三栋建筑聚集的村落,而是十三个村落形成一栋建筑」。
这里村落被定义成一个复杂的建筑,所有的巷道、弄、单元空间外的剩余负型空间都是它内部的空间,存在各种行为互动的可能性及空间潜力。高台之上的行为暴露且明确,虽坐标位于但空间体验上不属于各个单元,而单元之间的交错空间虽然无法用坐标定义归属,但不只有一种空间属性“室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