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另” 世界 新美术
KEY WORDS:The 'Other' World New Arts
THE 'OTHER' WORLD
【“另”世界】
建筑实体不一定是建筑学唯一的终端载体或表象形式。正如职业环境中建筑设计产生的模式,一般设计课程会事先假设建筑实体创作为课程终端产物,随之拟定和给予设计任务书,而设计训练则必然成为到达设计结果的一个线性过渡过程。但是,建筑实体只是建筑学的一种表象之一,不一定是建筑学唯一的终端载体或表现形式。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毕业设计【“另” 世界】作为新的教学尝试,是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当建筑实体不作为课程的产物或目的时,与之关联的设计条件和方法随之退隐,这时课程的中段过程被放大,“过渡过程”升华为更为广义的“建筑思考”。“建筑思考”不再是某种手法、媒介或中段,而是主体。建筑语义由此突围 —— “社会”、“心理”作为同“实体”平行的形式被纳入到这个过程中,并被过滤、平衡和重新组织。这里,“建筑”(Architecture)是一个过滤器(Filter)。
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了三个非线性层次。第一是由一系列关键词激发的【“另” 世界】故事,希望可以通过不同媒介帮助创造和刻画系统性的事件关系和组织架构。第二是关于“另空间”的定义和思考,是深层探究【“另” 世界】中一系列形成但未被定义的空间。第三是对“建筑再现”可能性的挑战,是基于定义的再组织。“建筑”再现和“建筑”本身同样重要,学生被引导将个人主观立场尽可能准确地诉诸表达系统,去思考和循环定义“建筑”(Architecture)。
在教学手法上,四种维度的媒介被引入课程框架中,成为“建筑思考”的载体。课程设置了小说(Fiction)、绘画(Idea-gram)、装置(Installation)、建筑(Architecture)四个推动阶段。这四种媒介各有其维度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帮助获得不同范畴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并不是环环相扣的线性承接,任何一者都不构成另一者的补充阐释,而是以新的态度和立场重新构建思考体系。
四种媒介的漂移排列
“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比精确更让人惊异了。”
在通常建筑教学中,学生被指引从特定的既有现象去发掘问题,并成为推进课题的兴奋点,但往往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那什么是主动的兴奋点呢?—— 是否可以鼓励学生在“本我”创生世界的诉求中,重新组织所有关于空间、功能、表现的议题,并转化为超乎寻常的创造力。
开课时学生拿到手中的课件,只有15个关键词和一些与“另”空间以及再现系统相关的提示性词汇。白纸上没有任何其他说明或设计解释,没有具体的功能限定、出图规格或者数量要求。仅有的几个关键词本身,例如混沌、狭窄、错位、琥珀四象等,是具体模糊且混合的,需要学生们去思考、设想、定义和解释。这张极简的白纸恰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奋点,这十几个关键词等待他们去扩充和被激发。【“另” 世界】将追溯这些未知的世界,从本我向超我转变。
人们常常忽略用一篇小说、一部电影或者一幅绘画作为建筑设计直接来源的想法,这是【“另” 世界】希望实现的,或者试验的。不同于建筑师常常会向小说家借鉴作品模式,【“另” 世界】的构想来源于自己创造的文学,是建筑师本身作为作者去认知和编辑世界,并付诸于建筑。小说既是这个表达过程中本我的载体,也可以引发最富有情感的设计任务书。之所以选择小说(虚构)[Fiction]作为开端,是源于文字的可接触性和它的系统性。语言同思维有着相对更为直接的接触,极强的个人色彩可以被发挥,这种主观的驱动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又是一种较为均质的表达。当均质的文字被某种逻辑重新组合时,它表现出类似于建筑设计的系统性。构思一篇小说,可能需要经历几次从意图到构架的跨越,从感性的表达到理性的叙述,从模糊的幻觉到非线性叙事,和对超专业词汇的深度驾驭。如果前者是对渴望和欲望的激发,后者就涉及对复杂系统的理解。
【“另” 世界】课件选择一些关键词作为构想的发生器——魔术师、猫头鹰、狭窄、大脑、化学家、原子、视界、DNA 、错位、比目鱼、媒介、干细胞、鹰、水母、猩猩、蚕、画家、天文学者、美人鱼、八爪鱼、被加热的、九龙之子……这些关键词尽可能地为情节发散提供更多可能性,从关键词到小说情节不是简单的借鉴或形式上的类比, 而是包含感官、立场、逻辑关联在内的综合构建和延伸。虽然关键词本身包含着极强的系统性和超专业性(这从侧面暗示了小说架构远非线性叙事那么简单),但小说构想是不受限的,学生将产生各类思维发散点,并在媒介表达中获得饱满。例如,《烹调的剖面》是通过对“分子料理”的展开叙述,探讨了微观视角下人对于世界认知的偏差。而《明火》则是一部使用半文言写成的武侠兼科幻小说,并将一个幻师的角色架空于一切。每份作品在文体和主题上都带有极强的个性发挥。
而把小说作为一个展,又是对文字表达局限性的一次挑战,希望这个局限性的力量反之最大化。这里有40万字,密密麻麻的一字排开挂在墙上,它在形式上形成巨大的张力。踏进展厅,设想诸多的行为将会产生,瞥、看、观察、快速浏览或者猜测。小说内容只有在近距离阅读的条件下才能被认识, 并且需要集中注意力、短期记忆力、以及被限制的书写和阅读方向。展览将这15部小说故意拆分,相互混合和打乱顺序的均质呈现,使阅读过程受到了挑战。文字,作为一个载体,当它置身于一个高维环境中,便削弱了其输出信息的能力。
《新美术》-建筑的语义突围
毕业设计的第二个阶段是“画”[Idea-gram,介于“diagram-示意图”和“drawing”或者“painting-绘画”之间]。作为另一种表达方式,绘画又引入新的“维”(dimension)。作者需要重新抽取并整理他(她)的【“另” 世界】中的内在联系,并且提炼新的关键词。绘画不是填充或辅助解释原来的文字内容,而是以新的态度和立场重新阐述【“另” 世界】。它关注的是自身的肌理、状态、网络、秩序和系统关系。它可以是无地心引力的,可以是错位的,是交织的,是按自身规律变化的,是不受常规限制的。不同于小说中“立面”式地叙述性文字,绘画可能是一系列的“剖面”产生。
绘画作为创作载体,以独特的绘画语言,探索意图能够获得媒介里的延展。如果说朱昀婷用清晰和严谨的控制方式展现了24格形式下的边界突围,那么周轶玲的一组水画就借助媒介本身的载体特性,在可控范围内任由水流动,产生预期之外的答案 —— 意图表达融合与无法控制。
绘画展是将15个故事以49幅画的形式一字排开展出。画作为呈现形式,通过不同材料和不同表现手法,产生了多样性的个性投射。单幅的场景叙事、组画的平行叙事或非线性叙事中,展现了丰富的能量、时空、颠覆、错位等议题。较之个性消解在均质的符号中的小说展,绘画展逐渐呈现了澎湃的激情和鲜明的个性。个人的展示空间至此开始走向丰满。
之后的装置[Installation]阶段,是又一次对主观立场的概括性总结。学生抽取自己在构建【“另” 世界】过程中形成的观点、道理、逻辑或社会看法,通过具有感官冲击的三维模型表达出来。不同于小说与绘画,装置可以是前两种媒介思考表达的凝练,成为最提纯的思维表达。它是高度整合、扰乱经验、和充满可能的。例如,装置《精神架构》从有序到无序,是对人类本源感知精神分析的时间与精神学转换的表达,成为精神架构的结构概念。
装置作品形成过程并不是导向结论的单向思维,它的表现方式和形式为了建筑思考的关键部分。创作的方向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摇摆,建筑思考也在摆动中逐步生成。人们常常将实体当作一种结果,却忽视其本身就是启发思考的全新媒介。这也是从装置转向建筑设计时的启发。装置像建筑学思考的切片,它的终止实则是创作另一阶段的初始。装置所创造的新奇环境引发观众记忆,产生以记忆形式出现经验,观众借助于自己的理解,又进步一强化这种体验。冬学期末,15组作品以各自的展览形式又一次构成极具差异化却张力十足的装置展。关联着数以万字小说与成组绘画作品的装置,像是15个即将冲破空间边界的【“另” 世界】,充盈整个展厅。与此同时,整个展厅也成为容纳所有作品的巨大装置。
课程的第四部分,是安排在春季学期的[Architecture]。它是和其他媒介交叉进行的,建筑设计作为立场的补充、细化、延伸,此阶段会涉及【“另” 世界】中时间和空间的交互领域。学生拿着自己之前创造的“任务书”,在媒介的交互解读中不断获得新的刺激和理解,并在空间营造中诉诸实现。在这里,建筑不是课程程序上的终结或终点。
设计或以事件的交互性介入建筑思维展开,或由社会问题转化为建筑的空间与功能流线,或是对城市问题的认知和反思,也可以是对人类哲学的更深层思考。课程思辨性地探索上述可能性,学生被引导将个人主观立场尽可能准确地诉诸表达,去思考什么是建筑。
建筑本身对时空有着明确的界限,【“另” 世界】关于空间的诉求是否被某一秩序组织并被精确表达,是课程的期望。同时被挑战的,还有源于【“另” 世界】引发的建筑再现的可能性。建筑再现与建筑本身同样重要,在建筑再现的过程中,生形逻辑被重新思考。
建筑不是独立于小说、绘画与装置而存在,展览也不是对最终成果的呈现。建筑展需要对四种媒介的要素进行组织,每个空间经过学生的定义,以独立的形式将逻辑框架转译呈现给每位观众。将建筑当做思考方式,构建建筑展的主要内容。从象山到南山,从答辩到展览,四种媒介的组织展出也是对建筑思考和表达的反观。
《新美术》-建筑的语义突围
【“另” 世界】与“另”空间的非线性关系
“另”空间的定义区别于我们在普通建筑教学中所关注的“功能”,或者更高级的“程序”(program)。普通建筑本身对空间单体或组合是有明确界限的,而【“另” 世界】关于空间的诉求是超功能、超程序、超明确界限的。它可以是考虑程序的叠加(superposition)—— 将一些看似不协调的出人意料的活动进行并置,能带来形式变化,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再次激发与其他事件的并置。事件是由非线性衍生的,是被循环激发叠加的。
关于“另”空间的对话可以说是输入与输出的滚动性交流和关系转化。从原先的关键词结合另一个关键词,进行构思。再由事件提取新的元素,进行二次创作。没有任何置换是“单纯”的,置换任何程序、空间或活动一定导致意义的变化和事件变化,以及元素本身的变化。组合、置换、几何变形衍生,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新形式和新活动。
本课程构建的【“另” 世界】引发了一系列事件(Events)组合,而这些事件的交互交流构成庞大的关系体。运动事件被置入不同形式的秩序中,其中包括非常规空间、突发性空间、之间的空间、流动空间、展示与不被展示的空间、不存在的空间等不被关注或者定义的空间。“另”空间是对超出功能或程序概念的空间组织方式,是空间与空间之间关系的微妙互动,层层叠加。建筑的可视部分成为帮助筛选和引导新的空间氛围的组织。
赵寒冰的设计是研究循环和时间的概念。小说《猫头鹰快递公司》描写了一直在世界各地传送快递的猫头鹰,运用了通过穿越类似虫洞的空间办法来挑战解决时间上的问题。所以在这个世界里,南辕北辙的两组空间就会叠加在一起,例如雪山和沙漠、高原和海沟,包括主人公猫头鹰也会出现另一个自己。快递,最重要的是速度,在叠加的空间里速度也是叠加并行的;“速度”和“叠加”是展开小说之后重新提取的两个关键词。
其[Idea-gram]中所表达的是小说中被折叠、压缩的折射空间,和猫头鹰独特的维度跨越经历和视角,以及猫头鹰的另一个自己。在[Idea-gram]中只有一只真正的鸟,其余的都是被空间折射,反射的虚影。她的建筑设计阶段延续了速度和叠加的感念。讨论了一个书城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动态事件的关系,还试图摆脱程序的可预测性和同质性。其中反对一般城市里普通书城官方程序所表现出的被动性,因为他们是违反城市特征的;而希望表达的是“躲藏 — 寻觅”等人与书应有的互动关系。设计包括书店程序和自行车循环系统,以及各种活动的叠加。
叠加的更深层概念(superposition)来源于(quantum physics),量子物理学里的量子叠加,也就是刺激的叠加。刺激是一种输入,对应的是输出事件的叠加。然而,赵寒冰作品里更多呈现的只是(overlap)线性的重叠,还未对输出的叠加有更高层次或更为系统化的思考和挑战。
《新美术》-建筑的语义突围
从实验土壤到设计意涵的延伸
“建筑学不是形式的知识,而是知识的一种形式。”
本次实验教学在文学 —— 建筑互鉴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继续探讨创作和表达的可能性及反馈性,并系统地实践复杂转译和建筑再现的主题。设计,是一种发源于设计者本身的创意行为;教育,则应引导设计者更贴近问题本质的过程 —— 设计教育,作为一种并行推动,其本质已远远超过线性输出-接受的简单范畴。而毕业设计,作为一个多方位承上启下的经历,是学生们在未来生涯将要进行的研究和探索的开启。
得益于王澍老师在中国美术学院营造的开放平台,【“另” 世界】首次借助这个土壤进行教学实验。这其中既有对建筑学本身边界的拓展性解读,也有对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的思考。随着【“另” 世界】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展出,相关媒体和评论关注更多的可能是:这样的教学实验会催生出怎样同预期相匹配的建筑?【“另” 世界】对此问题的回应是:建筑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应仅仅培养问题排除员从而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CHINA ACADEMY OF ART / ARCHITECTURE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