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另世界 DOMUS
KEY WORDS:The 'Other' World Domus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筑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问题始终是《DOMUS》关注的焦点。放眼当今,建筑教育百花齐放、各家争鸣,但万宗归一于建筑学本体才是建筑教育的根基。15年1/2月合刊以“建筑教育”为专题,报道一些建筑教育领域进行的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探索,为读者呈现全球范围内建筑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实践方面正在进行的尝试。
THE 'OTHER' WORLD
【“另”世界】
Through recognition of architecture as a liberal discipline, The'Other' World, a new thesis studio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express students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tp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which challenges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pret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rigorous systematic approaches; it encourages contemporary discourse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中国美术学院2010级建筑系毕业设计课题
作为新的教学尝试,通过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性训练,对建筑的再现与表达进行了多方面挑战。这次教学实验既有对建筑本身边界的拓展性解读,也有对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的思考。
凝望展区,观者站立在绝对均匀排列的凝望展区,观者站立在绝对均匀排列的符号空间里。一幅幅铺陈的白底黑字被偌大的水泥展厅笼罩,它们尝试跨越实体空间的界限,却又被其维度所束缚。每一次有关内容的天马行空的触感,却又消溺在空间形式的静默与庄严中。观者和作者似乎在进行某种荒诞的对话,话语中凝视语言和空间的极限与错位。文字呈现的,是十五部有关时空和幻想的非线性故事。故事被打乱顺序,字体相同,只有在近距离阅读的条件下才能被认知和了解——文字在其形式的桎梏中挣扎,同时释放着高傲的张力。
这是2014年秋,中国美院2010级建筑系毕业设计「“另”世界」课题在象山校区的第一次展出。作为中国美院聘请山山开展的毕设教学实验,此次小说展(PartⅠ:Fiction, 包含小说和其他通过想象进行创作的文字形式)是「“另”世界」四部分中的第一步,并同接下来的画〔Ideagram,即介于分析性的绘画(drawing / painting)之间〕、装置(Installation)、建筑(Architecture)平行补充,共同构成了本次课程系统。
《DOMUS》-“另”世界
建筑教育的核心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面挑战。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是对大学五年已有建筑探索和认知的升华,它的课题应激励学生多方面开拓个人思想和建筑语音。「“另”世界」基于上述思辨和表达的融合与延伸,尝试着去探讨对广义设计教育的可能性。
开课时发给学生的课件,除了一系列关键词与空间相关的提示性词汇外,白纸上没有任何其他说明,没有设计解释,没有功能要求,没有详细进度。仅有的几个关键词本身(四象、混沌、狭窄……),也是模糊且混合的。这正是课题希望激发的:「“另”世界」需要追溯未知的世界,它是探索、反思和创造挖掘,是思维批判到升华的推进,是从本我向超我的转变 —— 它的起点是模糊的,但终点是精确的。在这里,建筑是一种思考方式,而不是终结。
在通常的建筑学教学中,学生被指引从特定的既有现象去发掘问题,并成为推进课题的兴奋点,但往往这又是一个被动过程。那什么是主动的兴奋点?—— 「“另”世界」鼓励学生在“本我”创生世界的诉求中组织所有关于空间、功能、表现的议题,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将个人的主观诉求转化为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学生的创作需要跨越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经典解读(或偏见),探寻和梳理事物本质并发散思维,构建的对象可以来源于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和宗教等,可以纯粹来自于个人内心秩序和梳理,也可以是上述内容的交互。在形式上,学生要跨过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通过特定的交叉表达,展开源于事物本质而引发的时空关联,并借由不同的视角实现架构逻辑上的递推与完善。
《DOMUS》-“另”世界
四种媒介的漂移排列
“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比精确更让人惊异了。”—— 罗伯•格里耶(Robbe-Grillet)
人们常常忽略用一篇小数、一部电影或者一幅绘画作为建筑设计直接来源的想法,这是在「“另”世界」中希望实验的。而同“借鉴文学模式认识建筑”方式(这在建筑学教育史上已有诸多实践)不同,「“另”世界」的构想来源于作者自己创造的文学,即“自我的表达”:这里不再是建筑师向小说家认知世界,并付诸建筑。小说既是这个表达过程中本我的载体,也是最富有感情的设计任务书,透过语言流淌,在四个维度的媒介里倾诉,最终在建筑中重塑真身。之所以选择小说作为开端,是源于文字的可接触性和系统性 —— 相较于其他可记录的交流形式,语言同思维有着相对更为直接的接触。极强的个人色彩可以在这里发挥。这种主观驱动力在整个课程系统中是极为重要的,它将推动学生极尽发散思维 —— 既有世界构想的发散,也有表达方式的发散。另一方面,相对于绘画和三维模型等本身即包含层级系统的形式,语言又是一种较为均质的表达。和空间艺术不同,人们对于文字的接收一般只能按照从头到尾的阅读顺序,从此层面来说,语言是受限的。但当均质的语言(文字)被某种逻辑重新组合时,它又表现出类似于建筑设计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这个层面,它也是不受限的。构思一篇小说,需要在被局限于书写方向和顺序的表达中构建丰满立体的系统。
「“另”世界」课件选择一些关键词作为构想发生器 —— 魔术师、猫头鹰、狭窄、大脑、化学家、原子、视界、DNA、错位、比目鱼、媒介、干细胞、鹰、水母、猩猩、蚕、画家、天文学者、美人鱼、八爪鱼、被加热的、九龙之子……这些关键词尽可能地为情节发散提供更多可能性,从关键词到小说情节不是简单的借鉴或形式上的类比,而是包含感官、立场、逻辑关联在内的综合构建和延伸。虽然关键词本身包含着极强的系统性和超专业性(这从侧门暗示了小说架构远非线性叙事那么简单),但小说构想是不受限的,学生将产生各类思维发散点,并在媒介表达中获得饱满。
小说的构架还需经历几次从意图到构架的跨越 —— 从感性的表达到理性的叙述、从模糊的幻觉到非线性叙事和对超专业词汇的深度驾驭。如果说前者是渴望或情境的激发,那后者就涉及对复杂系统的理解和句法构建能力了。例如“四象”、“混沌”、“错位”,在理解其经典哲学定义的同时,学生衍生出自己对于世界观的判断,从现实、幻想、时空重构、社会、人性这些大的议题中抽取共有结构,并用详细的时空描述去丰满这些结构。一部作品是关于梦境与现实的展现,作者借由故事重新定义了时间的概念 —— 消弱的时间与瞬间的时间膨胀之间存在不断切换(《梦境的现实》卓志杰,关键词:错位)。另一份作品围绕《易经》中的“四象”概念展开,描述了人类思想分型进入混沌空间中的游历。“四象”分别映射不同的空间,平行世界产生的变化影响世界运转,混沌概念是故事展开的起点和答案(《四象》洪冲,关键词:四象、混沌)
「“另”世界」并没有给作者任何的方向暗示,以激励学生依随自己的兴趣点和文化背景任意发挥。例如,《烹调的剖面》(周轶玲)通过对“分子料理”的展开叙述,探讨了微观视角下人对世界认知的偏差;《戏》(吴颖甄)借用赖声川导演《暗恋桃花源》的故事架构,将古典剧目《三岔口》和《疏泉洗研》两个场景“契合”到一个舞台上;《猫头鹰快递公司》(赵寒冰)描述了地球经过空间折叠、压缩后,猫头鹰独特的维度跨越经历和视角;《明火》(王春威)则是一部使用半文言写成的武侠兼科幻作品。每份作品在文体和主题上都取向迥异,并带有极强的个性发挥,这也是「“另”世界」期望看到的结果。
《DOMUS》-“另”世界
绘画作为另一种表达方式,来源于作者重新抽取并整理「“另”世界」的内在联系,形成总结性的理论。绘图不是填充或辅助解释原文字内容,而是以新的态度和立场重新阐述「“另”世界」。它关注它关注的是自身的肌理、状态、网络、秩序和系统关系,它可以是无地心引力的,是错位的,是交织的,是按自身规律变化的,是不受常规限制的。不同于小说中“立面”式地叙述性文字,绘画是一系列的“剖面”体系。
在一幅以“水母”为主题的作品(《水母》,朱昀婷)中,作者将整幅画面均分成二十四个格子。它们分别代表着小说中的场景,格子与格子之间的衔接方式则代表着情节之间的起承转合。观者视线受图形暗示,而故事则随着视线的游走徐徐展开。画面中各种元素如三角、圆、方形等皆是对角色或事物的抽象隐喻。尽管画面被控制在均分的网格结构中,其边界却被各种方式打破:单纯的图形侵入、光影的连续暗示、二维至三维的悖论空间……以此来表示空间的连续、重叠、合并以及方位的反转。而网格的均分性也自上而下地逐渐被打破。这幅画所突出的不是小说情节,而是对空间边界的探讨。
安排在今年春季学期的建筑部分是和其他媒介交叉进行的,建筑设计将作为立场的补充、细化、延伸,此阶段会涉及「“另”世界」中时间和空间的交互领域。学生拿着自己之前创造的“任务书”,在媒介的交互解读中不断获得新的刺激和理解,并在空间营造中诉诸实现。例如《琥珀》(孙启发)基于共同原型在不同媒介中转译:小说映射了不同的人物、环境关系,绘画提炼和解构了这种抽象形态的关联,建筑则梳理了这一关联并提供并置的可能性(通过挑战之后的赌场建筑设计)。
建筑本身对时空有着明确的界限,这其中事件的交互性构成建筑的关系体。运动事件被置入不同形式的秩序中,其中包括“常规空间、非常规空间、作业空间、之间的空间、突发性空间、“流通”空间、“展示”空间、不存在的空间”等。「“另”世界」关于空间的诉求是否被某一秩序组织并精确表达,是该课程的期望。同时被挑战的,还有源于「“另”世界」引发的建筑再现的可能性。建筑再现和建筑本身同样重要,在建筑再现的过程中,生形逻辑被重新思考。课程思辨性地探索上述可能性,学生被引导将个人主观立场尽可能准确地诉诸表达系统,去思考什么是建筑。
最终,四种表达媒介 —— 小说、画、装置、建筑 —— 并不是环环相扣的线性承接,任何一者都不构成另一者的补充阐释,而是以新的态度和立场重新构建「“另”世界」。
《DOMUS》-“另”世界
从实验突然到设计意涵的延伸
“建筑学不是形式的知识,而是知识的一种形式。”—— 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
本次实验教学在文学-建筑互鉴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继续探讨创作的可能性并系统地实践建筑再现的主题 —— 这不仅来源于对既有学科的模式参照,更体现在创造表达和系统训练中。设计,是一种发源于设计者本身的创意行为;教育,则应引导设计者更接近问题本质的过程 —— 设计教育,作为一种并行推动,其本质已远远超过线性输出-接受的简单范畴。而毕业设计,作为一个多方位承上启下的经历,是学生们在未来生涯将要进行的研究和探索的开启。得益于王澍老师在中国美术学院营造的开放平台,「“另”世界」首次借助这个土壤进行教学实验。这其中既有对建筑学本身边界的拓展性解读,也有对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的思考。随着「“另”世界」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展出,相关媒体和评论关注更多的可能是:这样的教学实验会催生怎样同预期相匹配的的建筑?「“另”世界」对此问题的回应是:建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应仅仅培养问题排除员从而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DOMUS》-“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