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四维
KEY WORDS:Four-dimensional
Human will is an extraordinary phenomenon.
人类的意愿是一种非凡的现象。
【THE 'OTHER' WORLD】 / THESIS
【“另”世界】 与 论题
Through recognition of architecture as a liberal discipline, The ‘Other’ World , a new thesis studio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expos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which challenges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pret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rigorous systematic approaches ; it encourages contemporary discourse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另”世界」是中国美院壹零级建筑毕业设计及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的新教学尝试课题,旨在对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建筑实体不再作为课程产物或目的出现,“建筑思考”成为课程主体。本次教学实验是对文学-建筑互鉴性思考的延续,并对复杂转译和建筑再现主题的系统性实践;同时也是对建筑学本身边界拓展性解读和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建筑教育的核心应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该是培养问题排除员去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三个非线性层次:由关键词去激发“另世界”故事;对“另空间”定义与思考;“建筑在现”可能性的挑战。学生被引导在系统中精确地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在“本我”世界中思考和循环创作建筑。在教学手法上课程设置四种媒介:小说(Fiction)、绘画(Idea-gram)、装置(Installation)、建筑(Architecture),从一维的虚构创作、到具有氛围渲染和感知塑造的二维绘画、带有提炼性概念表达的三维装置、和负有时间和事件因素的四维建筑共同构成“建筑思考”的载体。建筑(Architecture)作为平行穿插于小说、绘画、装置三种媒介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媒介,是对“另世界”最直观精确的表达,不同维度、不同时序和不同体系下的设计在此统一为最终表现。在多种媒介交互中不断解读并获得新的刺激和理解,最终在空间营造中付诸实现,以建筑再现“另世界”。建筑本身对时空有着明确的界限,这其中事件(Events)的交互性构成建筑的关系体。运动事件被置入不同形式的秩序中,其中包括常规空间、非常规空间、作业空间、之间的空间、突发性空间、“流通”空间、“展示”空间、不存在的空间”等。「‘另’世界」关于空间的诉求是否被某一秩序组织并被精确表达,是整个“建筑思考”过程中的最终期待。
KEY WORDS 关键词 —— 构想发生器
- The Magician / 魔术师
- The Narrow / 狭窄
- The Correspond / 契合
- The Squid / 章鱼
- The Disposition / 错位
- The Amber / 琥珀
- The Sight / 视界
- The Stem Cell / 干细胞
- The Molecular Cuisine / 分子料理
- The Four Images / 四象
- The Chemist / 化学家
- The Jelly Fish / 水母
- The Atom / 原子
- The Clone / 克隆
- The Flounder / 比目鱼
- The Media / 媒介
- The Chaos / 混沌
- The Artist / 画家
- The Owl / 猫头鹰
- The Heated / 被加热的
- The Brain / 大脑
- The Nine Sons of Dragon / 龙之九子
........
"The role of the illusion is derived from the clarity of the anomaly, not the mystery or the fog, and in the fundamental, there is nothing more amazing than accuracy."
“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比精确更让人惊异了。”
—— Robbe · Grillet / 罗伯·格里耶
We perceive the word, most of the time can only see the surface kind, very few things that can cut like food, observe and taste.
充满饱满感官体现的我们,可能从未真正真实的认识这个世界。我们最信赖的感官恰恰可能是一直以来欺骗我们的罪魁祸首。
关键词:认知的错觉 残疾与非残疾
作品简述:
人们在新鲜事物的认知活动过程中,会因为在感官以及对大脑中以往经验、记忆的提取和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中产生误差和错觉。本次设计重点在于认知错觉的探讨与展现,通过微观视角、平行视角、三维视角几种维度的变化作为认知错觉的依托对象,讨论从非人-微观食物角度到平面维度,再到人-三维空间认知错觉的形成,并通过艺术形式将“错觉”表现出来,以供观者在欣赏创新艺术的同时反思错觉形成的原因。最终将认知错觉性设计应用于建筑设计中,通过连续的滑道空间搭建无障碍的残疾人工作界面,同时使非残疾人在内以同样方式运动,以消除残疾与非残疾的差异,并令人反思对残疾人的认知态度。
认知的错觉:
所谓认知的错觉,是指人们从事判断、推理或决策的过程中犯下的系统性的错误或者是偏差,人们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活动:如利用信息推理、判断、决策等其他活动中忽视或者违反逻辑原则和统计理论,从而产生了错误或偏见。例如:忽略相关的信息,强加无关莫须有的信息,不能合理把多个信息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认知的错觉不仅仅出现在认知活动中,各种感知中也有错觉现象,而事物都有本质与表象两个方面。但有时,人会主观模糊两者的界限,而把错觉误认为是真实的。在很多心理学理论研究中,而把这种现象定义为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认知。不言而喻,“不正确”和“正确”是相对的。这一概念包含了一切正确的感知以外的任何知觉形式,至少包括心理学上所谓的错觉、观察疏忽所引起的错误感知、直觉等情况。
认知性错觉设计利用人们对认知的“错误”判断,以此作为与人互动的出发点,创造令人惊喜或是令人反思的艺术效果。认知错觉性设计往往使参与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或是被引导着使用、观赏或是被迫进行了一场意识实验,由于个人经验记忆不同,对设计的回应,无论是按照先前经验还是潜意识上的本能,都是千差万别。认知错觉性设计以其看似熟悉却别具一格的创意更加吸引观赏者、使用者、参与者,也提供无论设计者还是使用者理解、思考、甚至是反思社会问题的机会。
烹饪的剖面:
身为米其林大厨的加加尼尔,从小热爱化学实验,因而在分子料理盛行的今日投身于研究分子料理的大军。然而他的研究却进入一个死胡同,过于专注研究而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使他失去原有对美食的认知,事业停滞不前陷入瓶颈期。在一次料理试验中,助手无意添加的液体产生大爆炸,导致加加尼尔脑部受损严重,带着他记忆碎片的能力流散出去。能量团四处飘散,却被正在加热的液体吸收,带着作为人的一部分记忆,却失去曾经感受世界的感官系统,而是作为能量随蛋白分子体验自己曾经参与过的料理试验,加加尼尔从此开始未知世界的奇妙之旅。
分子的重塑:
日常生活中,人们处于宏观世界中,对事物的尺度、感知有一定的定义与记忆,而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却未曾探知,认知错觉性设计第一组创新尝试,即是将人的视角带入微观世界,通过文字表述,人观看着并通过想象各种感知体验认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微观世界中,分子的空间定义与我们对空间的定义截然不同,我们所理解的人类空间主要就是一个场所,受到形态、规模、氛围、时间的影响。对于人类来说,对于空间的感知都是通过丰富的感官体验:视觉、听觉、触觉等,而对于一个蛋白分子来说,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没法像人类一样感受一个完整的场所,它永远处在一个被包围的状态,与另外东西相互牵连。对它来说,它的空间是周围与它相连的事物所决定,周围的物质是柔软或坚硬,是紧贴或有所距离,是能与之融合或是破坏。也许它对空间的感知只能通过人类所谓的触觉,或者是完全不同于感官的体验。
曾有脑科专家的研究中提及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能量体,人类以及动物皆为一个收集能量的装置,通过感官控制系统才能感受空间、事物。右脑,掌管形象思维,将信息以能量的形式通过感官系统同时注入大脑分解成图像,使自身能量与周围的能量相结合,通过大脑的感觉我们都是一个个互相联系的能量体;而左脑的线性思考逻辑操控着我们,并提醒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人类的感官、情感、思考等都是由大脑所掌控。如果大脑的控制装置崩溃,失去一切的感官,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可能这种体验便是微观视角下的分子所处的感知世界。
微观视角为一种容易体验认知错觉性的视角,而单一视角往往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观者容易在初次理解时产生误区、错觉,从而将之贯穿始终。而绘画作为平行视角置入又为认知错觉性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绘画为观者所营造的感知体验,以组的形式共同呈现。观者可以通过平行间的对应比较,寻找相似与差异;通过对微观和宏观的的平行对比,促使观者加深或是改变对微观视角下的“错误”理解。每一组画中的四幅画分别描述了围观世界中的同一个场景,而三幅组画系列分别描述了微观视角中小说中描述的主人公能量飘散,融入分子与在现实生活中参与实验时在同一时间点由于不同状态所产生的感官体验。
《幻象》系列 (420×297mm 水彩)
《幻象》系列以四幅水画形式意图表达融合与无法控制。观画者可能无法用语言形容它究竟是什么。当主人公作为能量,以一种无形的状态存在时,所感知的这个世界即是与周围事物融合,没有明确的形状姿态,就如同一滴水落入水池中。当我们以能量的视角来看到这个世界时,也许已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畴。
《虚构的真实》系列 (420×297mm 水彩)
《虚构的真实》以水彩画配合多种材料的形式,意图表达丰富的触感体验。画作延续小说情节,描述的是主人公加加尼尔进入分子世界时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与主人公一样,观者也许会将它们看作“章鱼的触角”、“嘶吼的疯狗”、“光滑的泥鳅”、“猪手的气息”。其实它们都取材于分子显微镜下的食物剖面,是一种最真实的存在。面对未知事物、在未知的世界,过往经验往往无法做出正确的认知,因而“错觉”也由此产生。
《虚构的真实》系列 (420×297mm 铅笔)
《真实的虚构》这一组黑白线稿,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小说中主人公在现实世界中进行试验的场景。用最抽象的方式表达最贴近真实的场景,试图再次将观者带入认知的错觉。当熟悉的场景以变相的方式展示时,观者又往往会害怕承认现实。
当三组画被一一对应在一起时,你会发现,明明是同一个场景,由于感知视角的不同会有如此千差万别的变化。存在于用同一世界的我们,所看见听见感受到的,是否是这个世界的真实,而你是否已经陷入认知错觉中了呢?
世界的缩影:
“世界的缩影”被无数若隐若现的绳索拉扯悬挂起来,无论“世界的形态”如何变化,都无法摆脱这无形的绳索的牵引。这些牵制着你认知世界的条框,也许是他人的指引说辞,也许就是你自己的经验记忆。围绕“世界的缩影”走一圈以为能看清全貌,最终还是会回到你认定的正面,以为这才是最正确的观看装置的方式。装置本身被刻意压低,对观者产生无形的压迫感,迫使观者远离装置观看,却不曾试图靠近甚至进入。最终,你自以为了解了全部,殊不知,真正的世界在最不经意、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 头顶呈现出来。当观者发现和理解到装置中所展现的错觉以及自身理解的错觉后,惊讶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逃离自我与他人的牵制,摆脱认知的错觉,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装置 《牵制》
As if to create their own human and mechanical environment to contend with.
我们以为正确认知了这个世界,是否只是活在认知的错觉之中?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许已经被认知经验控制住了。
错觉的剖面:
认知经验,往往是他人传授于你,换句话说,我们时常遵照他人认定的角度或条框去认知事物,而我们是否怀疑过事物的“真实性”,真的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吗?是否看待事物只有一种方式?是否,当我们以为已经正确认知了这个世界,其实只是活在认知的错觉之中?
模型书
社会定义的认知错觉:
人对世界的认知是建立在过往经验与感官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之上。而认知错觉性设计之于建筑可以是营造的是一个与一般人经验相矛盾的世界。“残疾”与“非残疾”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定义的错误认知。对于认知错觉性的思考,在一般社会中“残疾人”之所以称之为残疾,是由于提出这一词汇的人往往站在自身“正常”的角度上。倘若世界上的人都有相同的缺陷,那么现在所谓的正常人定会变成那个世界的“残疾人”。这是否可以称为一种“认知的错觉”?近年来对残疾人建筑的讨论源源不断。争论的重点无非就是残疾人设计的建筑空间,虽然这一方法拓宽了残疾人的活动范围、自由度,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将残疾人置于一个被高度关注的状态。尤其是行动不便需要依靠轮椅的残疾人群,轮椅成为“残疾”的标志。其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统计显示,我国残疾人数约占总人口数6.3%,其人数之多、增长之快已不容忽视。但残疾人因自身障碍,就业比率低达25.1%,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迫在眉睫。
建筑空间设计以残疾人感知特点,独特的行为方式作为推动建筑生成的理论,试图建立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的交流界面。以残疾人的身体尺度作为设计参照,以残疾人特殊的活动尺度作为建筑空间的尺度设计残疾人的工作界面。通过“倾斜”这一点来控制整个建筑设计。一是由于倾斜的空间可以使得下肢残疾的人自主移动,并且能加快生产过程中行动的速度。二是由于倾斜的空间会使人失去的对方位的判断,产生所谓的“错觉”。而其中此时的“倾斜”即是指滑道。建筑中运用到四种滑道坡度与工作活动的关系,滑道的组合都根据与坡度适应的工作于人体尺度呼应。倾斜的交通空间颠覆了“正常人”的前进与后退,上升与下降的移动方式。虽然残疾人的运动方式灵活性少于普通人,但由于坡道而产生的下滑加速度可以帮助残疾人更好的活动,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连续、分割又交错的滑道空间,消除“残疾”与非“残疾的”之间的界限,重新定义“残疾人”的社会认知。
三种界面:
建立一个全新的,残疾人“最具适应性”的世界;一个配合着滑道与玩具的工厂,如同充盈着美好的儿童乐园。在考虑残疾人行为方式、工作方式、与游客的互动方式这几项设计原则下,以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讨论建筑重点处理的三条流线关系
残疾人自身无轮椅的工作流线
地面停靠轮椅,从两部电梯进入不同高度的工作空间。三条滑道空间保证自由通行,两条直接平行连接工作空间。
玩具即生产流线
跟随滑道的倾斜坡度,使得玩具、工作人员在流线上保持一致
游客购物浏览的流线
通过电梯上到顶层或二层,仅沿一条主要的滑道活动,可以选择不同的空间停下体验、购物。在轴侧与平面上可以看出三条流线的组合关系。残疾人工作空间、游客游览购物空间分离,一定程度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建立平行的交流空间。
将游客与残疾人互动界面加入设计的考虑中,有意识的在功能上分离残疾人工作空间与游客游览购物空间,但同时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让游客与残疾人在相同的环境下游览、购物,以消除残疾与非残疾的差异,使残疾人的“残疾”这一点难以区分,不被过分关注,建立平行的交流空间。体验一个全新的,对于残疾人来说“最具适应性”的正常世界,感受一个配合着滑道与玩具的儿童乐园。而我所讨论的错觉仿佛在此刻即像是消失了,却又是更加促使人反思“认知的错觉”。
概念模型照片
【SCENES 】
【现 场】
小说结构和绘画创作新颖独特,层次清楚,用第一人称阐释剖面结构;绘画反映体验认知的微观视角;装置带动建筑设计深入探讨和分析了残疾人建筑的可能性与社会关系结构。在创作的四个阶段都充满创意并有着出色的创作成果。建筑通过“倾斜”这一手法来控制好建筑设计非常规问题,研究深入,层次清楚,表达与表现力极强。
(评图现场:周轶玲与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