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四维
KEY WORDS:Four-dimensional
Human will is an extraordinary phenomenon.
人类的意愿是一种非凡的现象。
【THE 'OTHER' WORLD】 / THESIS
【“另”世界】 与 论题
Through recognition of architecture as a liberal discipline, The ‘Other’ World , a new thesis studio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expos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which challenges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pret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rigorous systematic approaches ; it encourages contemporary discourse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另”世界」是中国美院壹零级建筑毕业设计及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的新教学尝试课题,旨在对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建筑实体不再作为课程产物或目的出现,“建筑思考”成为课程主体。本次教学实验是对文学-建筑互鉴性思考的延续,并对复杂转译和建筑再现主题的系统性实践;同时也是对建筑学本身边界拓展性解读和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建筑教育的核心应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该是培养问题排除员去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三个非线性层次:由关键词去激发“另世界”故事;对“另空间”定义与思考;“建筑在现”可能性的挑战。学生被引导在系统中精确地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在“本我”世界中思考和循环创作建筑。在教学手法上课程设置四种媒介:小说(Fiction)、绘画(Idea-gram)、装置(Installation)、建筑(Architecture),从一维的虚构创作、到具有氛围渲染和感知塑造的二维绘画、带有提炼性概念表达的三维装置、和负有时间和事件因素的四维建筑共同构成“建筑思考”的载体。建筑(Architecture)作为平行穿插于小说、绘画、装置三种媒介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媒介,是对“另世界”最直观精确的表达,不同维度、不同时序和不同体系下的设计在此统一为最终表现。在多种媒介交互中不断解读并获得新的刺激和理解,最终在空间营造中付诸实现,以建筑再现“另世界”。建筑本身对时空有着明确的界限,这其中事件(Events)的交互性构成建筑的关系体。运动事件被置入不同形式的秩序中,其中包括常规空间、非常规空间、作业空间、之间的空间、突发性空间、“流通”空间、“展示”空间、不存在的空间”等。「‘另’世界」关于空间的诉求是否被某一秩序组织并被精确表达,是整个“建筑思考”过程中的最终期待。
KEY WORDS 关键词 —— 构想发生器
- The Magician / 魔术师
- The Narrow / 狭窄
- The Correspond / 契合
- The Squid / 章鱼
- The Disposition / 错位
- The Amber / 琥珀
- The Sight / 视界
- The Stem Cell / 干细胞
- The Molecular Cuisine / 分子料理
- The Four Images / 四象
- The Chemist / 化学家
- The Jelly Fish / 水母
- The Atom / 原子
- The Clone / 克隆
- The Flounder / 比目鱼
- The Media / 媒介
- The Chaos / 混沌
- The Artist / 画家
- The Owl / 猫头鹰
- The Heated / 被加热的
- The Brain / 大脑
- The Nine Sons of Dragon / 龙之九子
........
"The role of the illusion is derived from the clarity of the anomaly, not the mystery or the fog, and in the fundamental, there is nothing more amazing than accuracy."
“幻觉的作用源自异常的清晰,而非神秘或迷雾,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比精确更让人惊异了。”
—— Robbe · Grillet / 罗伯·格里耶
A land for the community, black and white inverted world.
一个以大地为界,黑白颠倒的世界。
关键词:魔术师 方法论 纪念馆 文化大革命
作品简述:
以关键词“魔术师”为发散点,经过小说、绘画、装置的诠释,将魔术特有的荒诞与神秘转换成特有的建筑语言,构建文化大革命纪念馆。同时,抛开建筑语言的专业性,将其视为单体并施加“魔法”转而成为装置。转换的背后是一整套不变的法则与逻辑的支撑,形成一组不变的法则,由其支配外在形式,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最终期待。
武侠新世界:
小说《明火》讲述身为魔术师的男主人公唐青林在躲避追杀的途中,与前来捉拿的锦衣卫龙之九子多次相遇交锋,最后误会消除,冰释前嫌的故事。两人第一次交手在牙梳山下的狂野之中,男主以一人之力对抗九子中的五人,因伤最终不敌,后被一女子相救。伤愈,与女子同行前往白水镇,又与另四子相遇再次大战,然并未分胜负。双方相约于旴江河谷再战,同行女子因救人心切而先走一步,男主只能独自赴约。旴江河谷一役,双方得悉事情原委,遂冰释前嫌,罢手言好。
《瓦中巷》《山中客》 (545×790mm, 铅笔)
《瓦中巷》映入眼帘的一瞬间,会使人联想到屋顶,连绵起伏的山峦或是麦浪波动的田野。画的初衷便是尝试描摹出契合小说的背景图。在这张背景图中可以容纳小说开场的旷野之战,也可以容纳淩府幽深的庭院,也可以容纳白水镇的鳞次栉比,还可以容纳旴江河谷的蜿蜒俊秀……整幅画给人以无数联想,也没有图面的上下左右之说,在任何角度都可以成立。画中的线条疏密深浅变化不一,呈现翻转承启之势态,置身其中,当中丰富直曲令人应接不暇。
《山中客》是在《瓦中巷》的基础之上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展开描摹。画面中充斥着各种室内与室外、庭院与房屋、屋舍与街道的关系。画面中心的视觉焦点,是“拉丁十字”的构图,因其背后的象征意义过于凸显,导致观画者产生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是十字架构图?”然而作画最初的动机只是因为当时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基督教”、“十字架”这些字眼,并且希望通过十字架构图的中心成为一个视觉观望点,目光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由此出发。这样两者结合最终构成现在画面的最终意象。
《榄中人》 (545×790mm, 铅笔 )
基于前两幅的画作,《榄中人》与《山中客》一样都是不受观画方向限制。将小说的几个具体的建筑场景进行提取并放大进行描绘,观者可以想象自己身处这些场景之中,细致观察身边建筑构造同时感悟内心。当你跳脱画面空间的限制,离开所谓的场景时,你的感受或许会是“原来刚才所处的位置是这样一番场景”。用各种线条串联不同的空间原型,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也许你刚刚明确存在的那一瞬间反身观看就是一个虚构的童话,甚至是可怕的梦魇。
No one is free, no one is the initiative, everyone is under the containment of external forces.
没有人是自由的,没有人是有主动权的,每个人都处在外部势力的牵制之下。
无主之地:
身处世界之中,我们无法把控自身的状态,而所处的世界似乎总是受制于不知名的力量之下。每个人都是精确的复制品,有如提线木偶一般,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只有遵从于某个指示去机械地完成某些动作或指令。“世界”由内部的四个长方体空间和外部的四堵挡板墙围合而成。内部的长方体各自独立但又相互交织。这些空间是根据虚拟的人的尺度进行营造。长方体内部的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四个长方体彼此之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这种关系就像与置身其中的人相互对望,是空间的呼应。
四周的挡板墙由木片构成,形成一个对内部体块具有主导地位的大空间,与内部的四个小空间有强烈的牵制关系。以主导地位身处内部某个长方体小空间时,当跳脱内部,你会发现自己曾身处如此普通的小空间;当你以为可以主导所处的空间时,四周的木挡板墙又再次让你回到现实。
装置 《无主之地》 (木材、白色卡纸板、红线)
As if to create their own human and mechanical environment to contend with. As if to create their own human and mechanical environment to contend with.
身处建筑中角色的切换,如图一场魔术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反反复复地播放。
场地体验:
场地选址在安徽黟县龙江村的何氏宗祠。祠堂是一种乡村血缘及宗族文化的载体,代表当时的一种信仰。损毁宗教类公共建筑是文革的历史符号。对祠堂的全盘否定以及肆无忌惮的加以破坏,凸显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摧毁问题,而是社会的反常,文明价值的扭曲,文化的倒退。其次,该祠堂虽然在文革时期遭到大肆破坏,但主体结构还算保留完整,仍然具备再次焕发生机的希望。而祠堂周围正好是一个小学(黟县龙江中心小学)和一个幼儿园(龙川幼儿园),这成为选择这个场地最重要的原因。
图 祠堂现状(祠堂北面视野、祠堂正门侧面及正面)
模型 基地现状再现
祠堂印象:
由祠堂正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木构。进入中堂,感受质朴的草架,天井的光线昭示着天地之间的对话。朝内进入第二进寝堂,这里原本是作为祭祀的房间,现在被改造成会议室而存在。寝堂的的东边由楼梯爬至二三层。这两层空间在整个祠堂破败之前被利用为教室,设计之后被作为展厅使用。展览的内容主要为文革时期的各种影像、图片、书籍等资料,希望通过这些令人了解这段历史。
图 祠堂现状(寝堂内部)
触摸深处:
进入地下寝堂,一束阳光透过天井洒下,对面矗立的墙体仿佛化身为一栋石碑,细细看去,傅雷、老舍、熊十力、吴晗等名字镌刻在上,以此作为祭奠。在狭窄的甬道内,沿着固定的路线继续行走。人就像一头屠宰场的猪,视觉和身体不受自己所控。地下二层的放映厅,座位两旁的出入口都被铁栏杆紧紧围护。幽暗压抑的放映厅散发出如监狱一般的氛围,呈现出全方位的文革时代气息。地下二层感受区位于天井之下,人立于其中接受四面八方的注视,仿佛一个靶心,成为所有人的目标。整个空间散发出渺小的个人与整个社会对抗时的无助感。地下一层的感受区则相反,成为观望他人者。正当你为自己置身高处而松懈时,无意间抬头发现上面还有好多双眼睛,内心充满疑虑:“我何时才能逃离这种监控?逃离这种地狱般的监视与控制?”
图 祠堂现状
回归光明:
历经地下的磨炼,终于踏上登上地面的楼梯,重见光明。放眼望去是红旗飘扬,书声琅琅的学校。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校,而是一个展品,一个现代教育的承载物。这场景与地下游历形成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人疑惑:“刚才所发生的是真实的吗?四十年前那场浩劫是否真的已经过去?现在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的教育灌输真的没错吗?”
通过建筑语言及手法本身的精确性,将运动事件置入到不同的形式当中,强调实践的交互。空间流线中组织的一系列情感体验,让观者不停在两种身份间转换:观看与监视、被观看与被监视。这一切如同一场魔术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反反复复循环播放,而身处其中的你的角色也是时刻切换。所处的空间极其方正与冰冷,这种反常的空间体验与反复的角色转换正是设计的目的:营造一种直击人心的梦幻感,其中夹杂惊慌、无助、恐惧、好奇等复杂的情愫,辅以逼仄阴冷的空间感知和繁复冗长的游览历程,而最终都将成为梦幻、虚境,即是魔术。
图 祠堂现状(校园及东立面视角)
As if to create their own human and mechanical environment to contend with.As if to create their own human and mechanical environment to contend with.
设计议题是文革历史博物馆,只愿警钟长鸣,勿蹈覆辙。
历史的反思:
设计将文化大革命纪念馆全部置于安徽黟县龙江村的何氏宗祠正下方。将整个建筑安放在地下是因为文革这段历史是被埋没与遗忘的,而选择放在祠堂正下方则是希望营造一个以大地为界,黑白颠倒的世界。在地下墙体与地上祠堂的柱子采取了对位的关系,墙上拱形的开洞则是为了契合那段倒置的历史时期。
(模型照片)
(建筑图纸:平面、爆炸轴剖)
【SCENES 】
【现 场】
作品基于历史倒置时期,反思并借助“魔术”引发的一连串思维火花进行设计,创意独特。通过空间的设置令人回忆历史,感知建筑,从而反思自己。一系列的手绘图示给人一种别样的视觉体验。
(评图现场)
CHINA ACADEMY OF ART / ARCHITECTURE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