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
KEY WORDS:Urban
引子 / Description
城市艺术中心是对城市中艺术文化存在状态的重新思考。艺术文化是一座城市过往更迭的历史堆积,还是现代都市动线的渗透;是凌驾于世俗语汇高高在上的存在,还是发根于个体与车间巷缝最感性的接触?
思考 / Background
I 文化孤立与新媒介 / Cultural Isolation & New Media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对社会、环境、时间等各方面的多层次感知过程和思辨行为。 艺术作品本身,是审美意向和行为实现的综合产物;其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促进着表达者和接收方的双向互动。 因此,艺术文化空间的非闭合性、可触摸性、对话性极为关键。反观现在城市大多数展览建筑,文化同城市和城市人群处于一种割裂状态。 参观者需要穿越层层障碍(自然隔离、广场、售票通道等)才能到达展封闭览空间,而这类“障碍”的设置,仿佛是刻意凸显所谓“文化”的朝圣意义、对人群驾驭的优越感。 文化展品犹如朝圣膜拜的骨灰盒,牢牢锁在所谓“文化庙堂”之中,强调着个体与文化的距离。
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文化的呈现已渐渐剥离单纯对物质媒介的依靠(例如单一的视觉呈现形式等),而朝向多元化媒介发展。 表现与再现、动态与静态、信息与时间等多种城市艺术方式的呈现对文化的空间表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并行于新媒介的挑战,接受方和展览方不再局限于看与被看的关系,而是通过各种渠道产生不同维度的信息交互。在这种交互过程中,个体与展品的界限被逐渐模糊,体验意义远大于视觉本身。文化场所作为一座城市的精神体现,更应充当一个提供性的开放平台,城市人群活动和交流动线将在这样的场所中得以延续。 文化综合体应呈现一种吸收性而非对立性的姿态;文化建筑是与城市活动紧密渗透的,而不是孤立于城市脉络边缘化的存在。
II 动线漩涡与板块交汇
当河流的转折处在一侧表现出锐度时,其交汇点将出现漩涡。 同河道冲击模型相类似,城市脉络在某转折处一旦出现交通吸收的单项失衡,该点必然成为动线的“漩涡轴”。基地位于曙光路和保俶路的交界处(松木场),由于其西南侧宝石山的阻挡,从而使两路段对交通流量缺乏吸收性,这与普通呈放射状逐级递减的交通网格是不同的。 加上宝石山翼缘的锐性转折,使动线最终在此处形成‘旋涡’。 同时该点是杭州老城区通向城西的交通要道,来自各区域的流量在此路段大量聚集。 城市动线在此处呈现极高的活跃状态,这为文化建筑同城市的有机交互提供了天然的激活因子,也对建筑在拥挤的脉络中进行交通整合提出了挑战。同时,基地位于黄龙商圈、武林商圈、大学区、和西湖历史板块之间,杭州早期历史脉络和现代商业脉络相互碰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置,产生了尺度独特且与环境共生的城市空间与文化现象。
架构 / Program
I 立场和态度 / Manifesto - Arts + Urban
对文化、艺术与城市的多层渗透关系进行重新定义:包括对艺术作品本身的概念性解读、其作为多元媒介的界定、艺术同参与者的交互关系、交流对象的行为理解、交流方式及其多样性或“模糊性”的重新审视,对艺术表达空间的可能性追问,以及对艺术、文化同现在城市和城市人群的状态思考和定义。
II 城市肌理的抽象表达 / Urban Condition and Analysis - Urban + Space
认识城市肌理的组织关系(各城市模块与结构单元的链接、互动、等级组织等),提炼成针对场地本身的立场和态度。 通过抽象的分析和理解(可拓展至流体力学、交通学等),拓展多种形式的表达手法,形成针对性强的个性观点。城市脉络在某转折处一旦出现交通吸收的单项失衡,该点必然成为动线的“漩涡轴”。 城市动线又在此处呈现极高的活跃状态,这为文化建筑同城市的有机交互提供了天然的激活因子,也对建筑在拥挤的脉络中进行交通整合提出了挑战。
III 原型的生成 / Prototype & Program - Arts + Space
对建筑原型进行挖掘与定义,包含原始意向的确立、现象背后结构的阐述和关注点的形成。可以从建筑语汇出发,例如映射、折叠、交互、错位、混合等;可以从几何原理、自然生成、预测系统、形变逻辑等方向思考;也可以来源于对场所精神、群体经验的感性思辨。
IV 原型到系统构建 / System & Structure - Arts + Space + Urban
从建筑原型到整体构件的演变,形成灵活的空间框架和复杂的相互关系。 在空间逻辑和感性认知、有序和无序、稳定与可变、集约和夸张、静态和动态之间探讨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策略。 需要考虑复杂系统中的链接规则、相互制约机制以及层级关系,基本要素被重新组合,最终成为能够在视觉、几何、性能或功能上互相增强的平衡体系。
V 复杂流线和城市空间 / Circulation and City - Arts + Space + Urban + Interactivity
建筑态度及其功能系统的逻辑延续到场地,将基于课题的思辨性立场与城市空间设计相整合。 根据对城市艺术文化综合体的个性化解读,思考展演形式同周边环境、城市肌理、人群行为的链接。
VI 反馈城市:边缘和背景 / Edge Condition and contextualism - Arts + Space + Urban + Representation
文化场所作为一座城市的精神体现,更应充当一个提供性的开放平台,城市人群活动和交流动线将在这样的场所中得以延续。 文化综合体应呈现一种吸收性而非对立性的姿态;文化建筑是与城市活动紧密渗透的,而不是孤立于城市脉络边缘化的存在。
作品 / Projects
作品 A
艺术是亲民而日常的。设计在基地上分割出第三条路线,希望打造出一条艺术街巷。人们在穿过街巷的同时也可以与艺术零距离接触。在十字交通口设立第三条道路同时也缓解了交通的压力。
作品 B
整体概念是一个下沉的城市艺术公园,通过人车在此地的分流达到减慢人们生活接节奏的目的。设计通过各式各样的阶梯将人们的步行速度减慢,达到剖面上的分流;而平面上通过建筑将人流大致分成三股,每股在行走过程中又会被各个空间进一步分流。由于各种空间交织穿梭而不尽一样,人们可以在这个设计中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食物,行走的过程就是与艺术对话的过程。另外,此次设计额外增加了一条隧道,贯通整个基地,实现车辆分流。
作品 C
作品C以四个纵条排列,从宝石山脚向城市道路由高到低渐变,希望人们能够自然而然步入建筑体,并通过大量的露台和阶梯将人们引导至建筑的各个角落。
展览交流 / Exhibition and Critique
最终成果以四幅横排版A0竖向呈现,另有1:500的基地模型,1:200的建筑模型,1:50的细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