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
KEY WORDS:Urban
城市问题 / Urban Problem
I 城市肌理 / Urban Fabric
老北京以十字中轴和环形道路分隔大区域,在此之下又有纵横的网格细分更小的区域。在五十年代以前,网格之内是民居和院儿,虽是星罗密布般排布,却是处处皆有风景,尺度十分宜人。六十年代起,民居旁出现了大量工厂建筑。它们较民居显得体量更大,似乎对于老北京的街巷胡同文化来说,稍显格格不入。但有意思的是,工厂与工厂间的道路却延续了之前居民房的肌理,都是3m、6m、9m的结构间距,人在其间行走依然十分适宜。街道两旁有一个个铺满最新报纸的宣传栏,人们可以在街道上随时停驻、阅读。接着,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原先的厂房逐渐老去,为了满足新的生产、办公的需要,民居和老厂房周边竖立了新的办公楼和大型的生产工厂。然而,这些大型建筑破坏了原先的城市网格,道路也不再是以前道路肌理的延续。随着道路尺度的进一步扩大,建筑与建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被一步步拉开。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道路不再过多地考量人体尺度,人与人也渐渐缺失了几十年前一起在老厂房工作的亲密和热情。
II 厂房改建 / Reinvented Factory
几十年前的老厂房秉持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原则,建筑为了满足大型机器安置的需要变得大而空旷,街道为了方便人们生活穿梭,尺度也十分宜人。然而这几年随着工作间、工厂逐渐被写字楼、机械化厂房取代,这些老厂房面临着改建或者推翻重建的情况。它们中的一些被保留下来,复古的建筑外壳或者结构被修缮一新后重新投入使用,为新功能的置入提供可能。譬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大型的厂房被改建成艺术家工作室或者展示空间,老旧的空厂房被注入新的活力。然而,这样保留原厂房的措施却有些以 怀旧 之名浪费空间之嫌,不管原厂房的空间大小合不合适进行艺术创作,都一律作为艺术创意园区的一部分加以使用。换句话说,用情怀改建老厂房,带来更多的可能是功能与形势的不协调,同时,这种改建方式并没有对城市建设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较于保留原来的厂房,推翻重建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办法。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密度的建筑,但同时,老厂房蕴含的有关人体尺度的考量及符合老北京城市肌理的形态也应该被保留。与其为了怀旧而保留老厂房,不如提取其中的精华,对它进行重新编排。换句话说,老厂房与其空洞地以一种旧时代的形式出现,不如提炼出它优秀的基因,转译到现代的建筑中去。不论是老北京的城市肌理还是考虑到人体尺度的街道巷陌,都可以一并地运用到新的建筑中加以传承和延续。
基地 / Site
基地位于北京朝阳区中央电视台南侧。其西边是一片绿地,中间是三幢工业初期的老厂房。老厂房或两层,或三层,柱网以6*6m的间隔排布,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道路也以3m、6m、9m的尺度考虑车行和人行。道路两边分布着宣传栏,供人们闲暇时阅读。基地中的老厂房很好地保留了老北京的道路肌理,建筑道路也充分考虑了人体尺度,十分适宜。老厂房的改造希望能够延续城市肌理并保留人体尺度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周边少有公共开放的娱乐休闲设施,置入的新功能可以是剧院、艺术及新媒体等促进公众与建筑交流的形式。
架构 / Program
设计的功能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表演艺术,视觉艺术,以及新媒体。其中,表演艺术中包含了剧院、后台、排练室、舞蹈室、化妆间、演员起居室、设备间等;视觉艺术包含画廊、工作室、艺术家起居室、私人藏画间、私人雕塑间、展示工作室等;新媒体包含电影、摄影、媒体文化的展示间、工作室和设备间等。
I 空间的交织 / Interweaved Space
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是穿插呈现的。譬如演员在舞台上表演,那么他们的后台一定是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道具制作间可能正在倒腾下一场的道具,化妆间可能正手忙脚乱地为演员补妆,服装室里可能正在为刚下场的演员换上接下来需要的服饰……这些过程都是舞台表演艺术的一部分,他们甚至也可以以某种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换句话说,表演艺术不仅仅是简简单单观众走入剧场,买票观看,演员在台上表演的过程。它可以延伸到表演艺术的准备过程,观众们也可以与演员交互。台上台下不再是界定分明的空间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状态。
表演者和观众也并非是对立的元素,相反,他们都是各自的表演者和对方的观众。在同一个时间段里,观众们观看表演,演员们其实也都在观察观众们。对他们而言,观众们情绪或者动作反应也很重要。不仅仅是演员们,对于后台的工作人员,演员和观众也都是他们眼中各司其职的表演者。台前、幕后、台下,一般意义上的剧院都会区分这几个使用空间,而考虑到使用者的使用状态和他们之间的关联,这些空间完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交汇。
II 流线的交互 / Streamline Circulation
无论是某种的艺术形式还是某种艺术的展现方式,它们都有私密和公共这两种状态。剧院需要后台,表现艺术需要工作室,新媒体需要制作间……这些都是功能中较为私密的状态。相反,舞台表演、艺术展出、媒体展示……这些是较为公开的状态。如果当较私密的后台、工作室对外开放,根据准备、制作、储藏等功能的不同,空间的状态又会增加到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等四个状态。此时,除却最为私密的艺术家居住室、演员的化妆间,其他空间都可以相互穿插、共用。建筑的一端是参观者流线、另一端是后勤、艺术家流线,公共和私密就从两端开始向内穿梭,直至交汇。这样,建筑中段的空间就可以有上下、左右、内外各种依据流线而产生的交流和互动。
Program :红色为剧院部分,橙色为视觉艺术,绿色为新媒体艺术。
Model Series :选取三个典型剖面表现功能的穿插。
Streamline Circulation :两条流线代表着从不同入口进入的故事。相似的是,人们都是从入口的平铺直叙开始逐步上升,进入剧院或者展览空间,在建筑的中部发生一系列上下交错的空间体验后又回归平静,或是走出建筑步入景观,或是在某个节点停下开始工作。
Experience :参观者从入口进入,后勤准备从另一端驶向建筑,两者在建筑的中部交汇,产生故事。
设计 / Project
I 平面 / Plan
II 剖面 / Section
设计引入了老厂房中对于人体尺度的考量,选用3m、6m、9m作为基本单位架构空间。此时的空间并非因为基本框架的限制而变得单一,相反,它们相当的灵活,可大可小,物尽其用。小至艺术家起居室,大至画廊、剧院,所有的功能都能找到契合自己的空间。在基本框架的维系下,空间在拥有了人体尺度的考量的同时,也变得丰富而灵动。
III 剖面模型 / Section Model
IV 结构 / Structure
在大型的办公楼没有树立起来之前,城市的肌理自然而规整,即便街道在某一处岔开,最后也能回归到同一点。然而,随着愈来愈多的大型工程和高耸的写字楼开始在城市里自划一块围合建造,原本的城市肌理被莽撞而又粗鲁地破坏。街道一路扩张,彼此与彼此之间早已丧失了合适的尺度。车辆来往,行人匆匆,大家都不愿在街道巷陌逗留。故而此次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体尺度和城市肌理这两点。结构自成体系,采用了以规整的人体尺度为基础的网格,从街头引入,从巷尾引出,与周边环境结合紧密自然,非常契合老北京的肌理。
V 空间 / Space
VI 渲染 / 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