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另世界
KEY WORDS:The 'Other' World
Architecture is a way of thinking.
建筑是一种思考方式。
中国美术学院2015届毕业设计展于5月中开幕,此时象山美院14号楼建筑艺术学院展厅,达到了历年观展人数的高峰。接踵而至的媒体和观展者中,有人怀抱猎奇,有人品玩表达形式,也有人思索建筑教育的应有方向或报以批判。而他们都对这次展出拥有共同的印象——语汇的混合、表达的开放和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外界闻到了破茧的气息,即使难以准确描述这气息从何而来,但确乎感知到它的存在。为此,我们邀请了今年毕设【“另”世界】组的导师山山(Shanshan QI)进行一次带有目的的谈话,以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分别从本年建筑系毕业设计的初衷和内容、建筑学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美院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的平衡等方面,讨论设计教育的意义。
本篇谈话记录并不是一次组织方的猎奇之旅,也不是站在“上帝视角”的体验复读。我们不仅希望尽可能真诚地解答毕设真相,更希望能给读者(无论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或从业者)带来一些对于设计教育的讨论、批判和共鸣。
THE 'OTHER' WORLD
【“另”世界】
中国美院壹零级建筑毕业设计及一次针对建筑学及其教学目的的探讨的新教学尝试课题,旨在对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同时也是对建筑学本身边界拓展性解读和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建筑教育的核心应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达到某种特定的可能,更不该是培养问题排除员去迎合社会职业空缺,建筑学有义务引导激发设计可能性的创生,去突破个人感知同社会关系平衡的再造。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
建筑实体不再作为课程产物或目的出现,“建筑思考”成为课程主体。课程针对“建筑思考”设定三个非线性层次:由关键词去激发“另世界”故事;对“另空间”定义与思考;“建筑在现”可能性的挑战。学生被引导在系统中精确地表达个人主观想法,在“本我”世界中思考和循环创作建筑,通种四种媒介(文字、视觉、实体、空间)的交叉提炼,实现从模糊到精确的逻辑跨越和系统表达。
山山(SHANSHAN QI)
哈佛大学 建筑学最高荣誉硕士
哥伦比亚大学 建筑学最高荣誉学士 / Summa Cum Laude 最高荣誉
美国 STUDIO QI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 主持建筑师
国际新锐建筑师 / 艺术家
中国美术学院外聘教师
“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学生思想的本质”
Q: 基于怎样的初衷去开启毕设?
在带这门课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国内建筑教育的一些现状,包括对于毕设的普遍态度:很多毕设题目是在“做项目”—— 即把很实际的东西“假题真做”,其背后的观点为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入职场前的彩排。但我的求学和教学经历一直告诫着,建筑教育的核心在于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建筑的再现与表达的多方面挑战。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是对大学五年已有建筑探索和认知的升华,它的课题应激励学生多方面开拓个人思想和建筑语言,是人人为此期待和珍视的学业“高潮”。然而现在国内的另一个现状是,很多大五学生都会在同时忙着出国申请、找工作、毕业旅行,从老师到学生都对毕设不够重视,有些本末倒置,我就设想如何调动学生主动的兴奋点,希望将个人的主观诉求转化为超乎寻常的创造力。
开课前我给学生的课件,除了一系列关键词和与空间相关的提示性词汇外,白纸上没有设计解释,没有具体功能要求,没有出图规格和数量要求。仅有的几个关键词本身,比如‘四象’、‘混沌’、‘狭窄’……,也是混合且多面的。这张极简的白纸恰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奋点,这十几个关键词等待他们去扩充。 但有观点并不是终点,能拓展、深究、表达、展现和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才是。「‘另’世界」的题目就是去追溯未知的世界,它是探索、反思和创造的挖掘,是思维批判到升华的推进——它的起点是模糊的,但终点是精确的。在这里,建筑是一种思考方式,而不是终结。
正如我一直在说,“建筑师首先应是思想家,才能创造生产力。”我们都认为,设计,是一种发源于设计者本身的创意行为;教育,则应引导设计者更接近问题本质的过程——设计教育,作为一种并行推动,其本质已远远超过线性输出-接受的简单范畴。而毕业设计,作为一个多方位承上启下的经历,是学生们在未来生涯将要进行的研究和探索的开启。
“在课题研究中,关联是高于终端存在的”
Q: 原动力是——有观点、能证明。那你又是在毕设中具体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的呢?之前根据我的大概了解,是从写小说开始,以此激发一系列想象……是么?
不是。
很多人把小说单独挑出来说事,但在我的教学体系中,四种媒介——文字/小说、视觉/绘画、实体/装置、空间/建筑——在平行互鉴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并不是环环相扣的线性承接,任何一者都不构成另一者的补充阐释,而是以新的态度和立场重新构建「‘另’世界」。之所以选择小说/虚构作为开端,是源于文字的可接触性和系统性,语言同思维有着相对更为直接的接触,极强的个人色彩可以被发挥,然而当均质的文字被某种逻辑重新组合时,它又表现出类似于建筑设计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绘画,又引入了新的“维”,它提取自身的肌理、状态、网格、秩序和系统关系等,重新阐释议题。装置,则是涵盖主观立场的概括性总结,学生抽取自己在构建“另世界”过程中形成的观点、道理、逻辑或社会看法,形成具有感官冲击的三维模型。建筑,则强调事件的交互,将运动时间置入不同形式的秩序中——建筑学不是形式的知识,而是知识的一种形式。
课程设置还包括了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展览,每个阶段的作品都会面向外界进行展出,展览的形式也呼应着四种媒介的自身特质,学生需要在这样的媒介漂移中梳理精确的逻辑,并延伸到表达系统。
另世界小说展现场 2014年10月中旬
小说 《明火》 王春威
绘画 《森林》 刘东英
绘画 《水母米莎》 朱昀婷
装置 《感知的呈现——精神架构》 卓志杰 毕设铜奖
装置 《牵制——“世界的缩影”》 周轶玲 毕设银奖
“文化不等同于文化符号”
Q: 我们都知道中国美院一直将弘扬本土文化为己任,而你又是西方教育背景下的老师,那么你觉得美院今后如何面对中西方文化的问题,也就是国际视野和本土关怀两者之间的平衡?
它可以跨越文化的界限去寻找这种共性,可以跨越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经典解读或偏见,可以应用在乡村、城市、历史、未来或者针对某一个特殊人群。例如,有学生用一系列较为现代的建筑分析语言去解读古典戏台之间的穿梭,并且将这个建筑物品架构于不同年代及内容的古画之间,她的表现对象是很古典的,但她的手法却是西方、现代的。又有同学的作品是关于讨论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的社会和空间关系,或是通过研究手影投影来创造聋哑孤儿院的空间与事件关系……我觉得优秀的文化是关怀个体、关怀现象的,本土关怀是更是一种广义上的包容精神,不是割裂时代而存在。
《亘囿》吴颖甄 毕设金奖
‘契合’之绘画《角色的世界》/《观众的世界》
《手影孤儿院》 王杭旭 毕设铜奖
CHINA ACADEMY OF ART / ARCHITECTURE THESIS
中国美术学院 / 建筑系 / 毕业设计及理论研究
SHANSHAN QI / 戚山山